找到相关内容43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经最初是怎样产生的

    称作“律”。另一些典籍则主张在第一结集时,除了诵出经与律外,还由大弟子迦叶诵出了不少佛学子们发挥佛教教义的论述,称作“论”。进而,还有的典籍宣称当时除了结集出经、律、论之外,还结集了杂集、禁咒等等。  学者们认为,第一结集时,佛弟子们把释迦牟尼的一些教导会诵出来,形成最初的佛经,这是可信的。但是,当时是否形成完整的经、律、论三藏,尚可怀疑。至于说结集出杂集、禁咒,那完全是后代出现的传说,不足凭信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242163.html
  • 八能立

    【八能立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因明用语。古因明立论之八种要素,又作八成立因。有二说,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一中谓之宗、因、喻、同类、异类、现量、比量、圣教量等八种;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则以合与结代换同类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5638706.html
  • 法相宗的创立者玄奘与弟子窥基

    佛教经论。25岁参加玄奘译场,参与了多部佛典的翻译,任笔受。窥基著述甚多,有“百部疏主”之称。重要的著作有《成唯识论述记》、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、《杂集论述记》、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、《金刚般若经会释》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2055001.html
  • 无分别智

    ,无分别之自性即菩萨之自性,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。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、卷九、卷十一、大乘庄严经论卷三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四、成唯识论卷九〕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2359405.html
  • 2007——2008年“重庆华岩内学研修唯识班”举行第一年学年度散学典礼

    》,《因明如正理论》 第五学年:《成唯识论》,《俱舍论》,《因明如正理门论》 第六学年:《辩中边论》,《楞伽经》,《集量论》,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 第七学年:《清净道论》,《瑜伽师地论》 第八...百法明门论》《大乘广五蕴论》《八识规矩颂》《唯识三十颂》《唯识二十颂》 《观所缘缘论》《辩中边论》《成唯识论》《摄大乘论》《瑜伽师地论》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《中论》《俱舍论》《清净道论》 因明学:《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2007——2008年“重庆华岩内学研修唯识班”举行第一年学年度散学典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2204226843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(下)

      东晋南北朝时期译出的杂咒类观音经典大部分保存在《陀罗尼杂集》之中。这部杂集抄集了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陀罗尼密典。本集最早见于隋代费长房的《历代三宝纪》,称其为失译之作,即不明作者[16]。唐代智升的《开元释教录》则认为是梁代的作品[17]。吕建福先生认为,这部杂集在北魏孝文帝时(516—528)形成于北方[18]。该集所收观音类咒经有:卷五所收有《观世音菩萨说消除热病诸邪不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3054546.html
  • 玄奘法师的译经与韩国唯识学

    译经时期,归国的当年(645年)翻译了阿毗达磨杂集论,第二年翻译了“瑜伽师地论”。有关唯识学的译书如下:  1.645年 译阿毗达磨杂集论(十六卷 安慧著 玄奘译)  2.646~647年(...

    (韩国)吴亨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4069557.html
  • 真常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

    不是他独创的,是根据十地论及杂集论,准于摄大乘论及唯识论种子六义而立的。种子六义是:一、刹那灭,二、果俱有,三、待众缘,四、性决定,五、引自果,六、恒随转。至于十地、杂集二论所说,为避繁琐姑立一表如下:  十地论—缘不生自因生故 空有力不待缘—刹那灭。  有力不待缘   杂集论—自种有故不从他 有有力不待缘—性决定。  十地论—因不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154819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5)

    ,应于今叙。  初、俱舍文字科。是科应分三段,以次研读。初、有部、经部;次、《俱舍》、《正理》;后、《杂集》、《毗昙》。  且初、有部、经部者:五事分部,曰上座、大众。大众由《增一阿含》来,多大乘义,...俱舍》、《正理》也。  后《杂集》、《毗昙》者:《杂集》一分救《俱舍》,一分阐法相。其一分救《俱舍》有三义,曰:阿毗达磨,曰组织规模,曰随顺经部。  且初、阿毗达磨者:《俱舍》题名曰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,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144213.html
  • 三性与唯识

    ,荡心灵而绎妙;乃曰:今者方怡我心耳。……’(注十)   注一:见《杂集论述记》一,二二,六,   注二:见《杂集论述记》二,三,六,   注三:见《杂集论述记》二,七,十二,   注四:见《杂集论述记》二,十九,十一,   注五:见《般若理趣分述赞》三,十三,十三,   注六:见《唯识述记钞秘蕴》一○○,二十,十一,   注七:见《杂集论述记》十,二十六,九,   注八:见《摄大乘论无性释》一,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647428.html